

本篇Notebook将基于薛定谔方程的理论背景,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,帮助读者理解如何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,进行材料性质的计算和模拟。
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方程,用于描述粒子的波函数。时间依赖薛定谔方程的形式为:
其中, 表示虚数单位,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, 是波函数,描述粒子的位置和时间依赖性。 代表势能项。薛定谔方程通过求解波函数来获得粒子的运动和行为。
薛定谔方程的假设是基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,无法从牛顿力学直接推导出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假定其成立,就如同假设牛顿定律一样。
在求解多电子体系时,通常需要做波恩-奥本海默(Born-Oppenheimer)近似。该近似基于电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原子核,因此在计算电子运动时,可以忽略原子核的运动。该假设极大地简化了求解复杂系统的难度,是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基础之一。
波恩-奥本海默近似的核心思想是将电子运动和原子核运动解耦,将电子的运动方程视为在固定原子核下的运动方程,而原子核的运动方程则视为在电子密度均衡分布下的运动。
第一性原理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原理进行原子尺度的模拟,常用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(DFT)和量子化学方法(如CCSD)。这些方法无需经验参数,直接从薛定谔方程出发,经过合理近似后,可以较准确地计算体系的电子结构、基态能量等信息。
由于多电子体系的波函数极为复杂,直接求解全波函数几乎不可能,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来近似求解。DFT方法通过近似交换关联能,有效地简化了计算复杂度,且能够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。
薛定谔方程的求解通常依赖数值方法,如有限差分法。在Python中,可以通过NumPy和SciPy库来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。以下是一个基于有限差分法求解一维势场中粒子波函数的代码示例:
在实际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中,通常会使用专业的软件如VASP、Quantum ESPRESSO等进行量子化学的模拟。这些软件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多电子体系,并通过高效的数值算法求解薛定谔方程,获得体系的电子结构。



